文章详情
新一轮医改的启动,加速了医疗产业发展
2013-07-22

      医疗产业与国民健康卫生密切相关,是改善民生、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版块,是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重要领域。

新一轮医改的启动,推动我国总体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医疗产业加速发展。医疗产业如何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还需要从深化医疗制度改革、规范医疗市场、提高医护水平等几个方面来提高。

深化医疗制度改革

新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方案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通过四大体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从顶层设计上解决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医保不健全、药费上涨等问题。其中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医疗制度改革的重心。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就是要一方面发展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构成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弥补我国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同时,利用收费标准、报销比例等方式引导就医人员的流向,与城市医院分工协作,充分发挥数量众多的基层医疗在常见病治疗方面的作用。

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就是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类医疗保障建设,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通过医保减轻个人医疗消费负担。

配合医疗制度改革,进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一是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对基本药物制定价格指导,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二是规定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三是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保证药品的供应和质量,降低流通领域的成本。

最后,通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相结合,对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进行监测与预防控制,同时开展健康教育。

规范医疗市场

我国县级以上医院中,90%为公立医院。2010年我国公立医院的支出中,医院在职人员 (医师、职工)的薪酬支出和退休金(离退休人员)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为 24%,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床医师薪酬占到60%以上。可见我国医院给医务人员的薪酬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会产生两方面结果:一是促使医院在药品、医疗器械上存在灰色收入,并将成本转嫁到药品价格上;二是药品在医院中绑定销售,医院为了自身的利益尽量开贵的、加成收入高的药。二者都会造成患者“看病贵”的问题。

要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实行“医药分开”,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医院要进行薪酬改革。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高医生技术性收入,制定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使得大多数医生不会铤而走险。同时,要查办药品销售的商业贿赂,斩断药品流通领域的利益链条。

同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使得公立医院可以像现代企业那样去经营运作,转变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民营医院的发展大有空间,但民营医院在人才结构、科研学术水平、综合科室实力上难以与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抗衡,因此主要集中在专科医院与专项医疗机构例如妇幼保健医院、男科医院、口腔诊所、养老院、卫生院以及连锁体检机构等。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一定程度上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的形态,可以减轻行业垄断,利于百姓看病的便捷。但作为民营医院本身,要加强自身医疗能力建设。

提高医护水平

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医疗设备状况、医疗人员素质共同构成了医疗机构医护水平的高低。

医疗机构应坚持医疗质量的核心地位。首先,通过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医疗质量目标和控制程序、措施。重视诊疗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而不是专注控制结果。同时,坚持对医护人员的持续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

医疗机构应加强和高水平机构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强内部科研,充分利用整体的医疗资源。采取“派出”与“请进来”的双向人才交流机制。通过外出“进修”方式学习先进技术,培养骨干人才;通过“外聘”“坐诊”等方式引进专家技术。在医疗机构内部,应通过“转科”、“轮训”等方式,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全科医师的教育。

目前,我国存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医护人员过剩、落后地区医护人员缺乏的结构性矛盾。大中城市集中了较好的医疗设施和设备资源,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广大农村和乡镇,由于设备匮乏、医疗水平不高、收入太低等问题,缺少对本科医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这种结构性矛盾降低了不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乡镇地区医疗体系建设的速度,延迟医疗改革的进程。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发展规划,合理预期未来不同层次医疗人员的需求数量;同时,会同教育部门有区别的制定适合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计划。同时,针对我国新入职医护人员临床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调整教育方案,协调资源,充分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上岗前的临床能力学习。

相关资讯 国家加大医疗投资,制药机械行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患者买药很随意,医药市场需规范 医疗改革遇到瓶颈,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医疗保险有望在2015年实现全民覆盖